新闻动态

张伟刚教授受邀做研究性教学“南开模式”学术 专题报告
发布时间:2022-11-09

张伟刚教授受邀做研究性教学“南开模式”学术

专题报告

(通讯员 严铁毅)2022年11月5日,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张伟刚教授受天津市高等教育学会邀请,做《研究性教学“南开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学术专题报告。来自天津市、京津冀和全国部分高校专业教师及研究生150余人参加线上会议,天津市高教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李素敏教授主持报告会。

 


专题报告分成四个部分,包括研究性教学概述、教学模式的创新、模式构建与应用、报告要点及建议。首先,回顾了研究性教学国内外发展历程;然后,阐述了研究性教学的内涵和教学模式要素;进而,重点介绍南开大学研究性教学团(NKRBT)构建的研究性教学“南开模式”及实践应用过程;最后,提出了研究性教学应用推广的参考建议。 

在报告中,张伟刚教授详细介绍了“南开模式”的核心架构,该模式以“知中国、服务中国”为理念,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由理论、研发和应用三层次外循环,基本概念、主要模型、创新理论、设计要素、教学方法、研发平台、典型案例、实施路径、应用推广九大模块各自内循环,构成完整、自洽的教科融合、协同育人的内外双循环教学生态系统。主要有:

1.在教学理念方面,提出知识、方法、技能、素养四位一体教学新理念,创建了教科融合、协同育人教学新模式,这是研究性教学“南开模式”的核心所在。

2. 在基本概念上,定义并诠释了研究性教学、探究式学习、教学学术、科研反哺教学、教学与科研融合等概念,为建立研究性教学新模型和新理论提供支持。

3. 在模型理论上,构建了“P-MASE模型”“教科融合模型”“科研问题模型”等新模型;建立了问题层次分析理论、本硕博学业理论、本科生创新论等新理论,用于指导研究性教学实践及应用,并得到同行肯定。

4. 在教学方法上,将科研方法引入课程教学,探索并实施了问题引导法、课程大作业、角色轮换法、逆向设计法、工程实践法等多种研究性教学新方法,受到学生欢迎,并为教师教学技能提升提供方法论指导。

5. 在教学实践上,建立并形成了“模型理论指导→学科交叉融合教育→五维研究性教学体系实践→研究性教学育人目标实现”一套完整应用方案,探索出可复制、能落地,兼具开放兼容、引导借鉴的研究性教学实施路径,获得不同类型高校专业教师的支持和好评。

6. 在教学评价上,采取教师自评、课程组互评、学生评教、同行邀评、社会反馈等多维度评价,有力地促进了教学改革,并在一流课程建设中取得显著成效。  

            

经过团队多年的不懈探索和努力实践,研究性教学“南开模式”实践应用已经用“三步走”计划,从天津市扩大到京津冀,逐渐走向全国高校,在解决教学科研对立发展失衡、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研究性教学应用范围窄等瓶颈问题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高校在新时代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创新、系统的教学理论、模式方法及实施路径。

专题报告后,张伟刚教授还就研究性教学相关问题与参会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同时建议:高校教师要教学科研两手抓,把教学当作科研来做,促进教学与科研有效融合。教学的研究与实践,需要进行学科专业交叉,建立教学共享平台,实现教研方法应用、典型方案等资源共享。中青年教师要借助团队发展,包括名师名家指导、分享各种观点、充分发挥专长等。

据悉,本次活动是南开大学教学学术论坛第二十一期报告会,也是深入践行研究性教学“南开模式”,促进“三一行动”计划在高校实施落地的宣传会,后续还将推出相关主题的教学学术论坛专题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