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第二期研究性教学技能提升交流报告会成功举办

发布者:教务处发布时间:2022-04-17浏览次数:273


(通讯员 严铁毅)4月16日,我校举办了第二期研究性教学技能提升交流报告会,会议由教务处、南开研究性教学校级教研团队(以下简称“教研团队”)和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方数据”)联合举办,来自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燕山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南通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华宇工学院、广州城市理工学院、万方数据等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教师、专业技术人员、研究生、本科生以及教学管理人员130余人参加线上会议。教研团队负责人张伟刚教授主持会议。


张伟刚教授代表教研团队向来自全国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教师、专业技术人员、研究生、本科生以及教学管理人员表示热烈地欢迎,对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本次报告会的主题是“信息技能提升与现代工程人才培养”,侧重信息素养能力培养、学术诚信和科技伦理教育、工程素养与现代工程人才培养。

会上,首先由南开大学图书馆张蒂副研究馆员做题为“网络环境下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的专题报告,她从信息素养的发展历程出发,介绍了从《标准》到《框架》的演变,如何有效获取信息资源、提高甄别技能,怎样充分应用信息资源做好学术创新、培养信息素养、遵守学术诚信。然后,由万方数据刘芳工程师做题为“论文查重方式及注意事项”的专题报告,她从论文查重、查重技术与应用、查重注意事项、查重建议策略四个方面,介绍了有关论文查重的工作原理、技术与应用、策略与注意事项等,并举实例进行了经验分享。最后,由教研团队负责人张伟刚教授做题为“工程素养与现代工程人才培养探索”的专题报告,他在分析高等工程教育面临新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工程观概念和培养现代工程师的规格要求,定义了工程素养概念,建构了模型并阐释了其内涵实质,提出了专业知识、实操技能、工程方法、工程素养四位一体的现代工程师培养方式,为在“新工科”背景下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持续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上的支持和参考。

在研讨阶段,参会师生对专题报告内容以及如下一些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和广泛交流。

1. 如何充分挖掘网络信息资源?怎样提高甄别虚假信息的技能?

2. 如何建构高校学术诚信监控体系?导师怎样才能把好学术关?

3. 如何加强学术诚信和科技伦理的教育?怎样守住学术的底线?

4. 科学素养与工程素养有何关系?你对工程素养有哪些认识?

5. 面对高等教育新形势,培养现代工程师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6. 对“四新”专业建设,研究性教学有哪些值得借鉴和应用?

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刘锋老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图书馆楚存坤老师代表教师发言,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2020级高涵博士生代表学生发言。大家一致认为:三位专家的报告观点鲜明,信息量大,案例丰富,应用性强,对信息技能提升与现代工程人才培养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同时,就工程素养、现代工程观概念,工程素养模型及内涵,现代工程师的培养规格要求,基于专业知识、实操技能、工程方法、工程素养四位一体的现代工程师培养方式,以及如甄别查重网站的真伪,怎样加强学术规范与科研诚信教育等纷纷建言献策,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报告会取得了预期成效。

教研团队负责人张伟刚教授做总结发言,并代表教研团队感谢参会的校内外师生代表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卓识建议。他说,研究性教学团队以“知中国、服务中国”为理念,以南开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为传承,以“不忘初心,愈难愈开”的南开精神为动力,以建构教研新模式培育创新人才为目标,致力于高校研究性教学的理论研究、模式创新、方法探索、教研实践、成果应用等,通过搭建研究性教学平台,促进教学与科研融合,实现师生共同发展。高校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离不开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的帮助和支持,校企联合、军民融合是一条越走越宽广的教研发展之路。教研团队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扩大合作渠道,深化交流共识,为研究性教学成果的应用及推广赋能助力。

据悉,本次活动是我校举办的教学学术论坛第十七期报告会,也是深入践行研究性教学“南开模式”,推进“三一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加快研究性教学系列课程的建设步伐,促进教师信息技能提升,加强学术诚信和科技伦理教育,努力培养创新型、高素质的现代工程人才的培训会。本次报告会得到2021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高校信息素养与学术诚信师资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的支持,这是该项目计划的第2次专题报告,后续还将举办类似的专题报告会。